1 高鐵車站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高鐵車站屬于公共人員密集場所, 涵蓋了辦公用房和牽引、供電、通信、信號等“四電”用房,設有火災自動報警、自動
滅火裝置,均屬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或部位 ,有點多線長、工作范圍廣、監管難度大的特點,這給高鐵消防安全帶來挑戰。 現階段消防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人查、人盯、人控的“人防”工作模式上,消防管理人員嚴重不足,管理成本高,安全管理漏洞多。 消防人員檢查所有重點部位,消耗大量精力,工作效率低。
日常檢查僅僅能掌握當時的消防狀況、查處現實消防隱患,無法實施全天候對現場消防狀態的監管。
1.1 設備信息自動化程度低
目前國內高鐵車站中的消防報警系統大部分處于各建筑物獨立報警階段,沒有統一的消防管理,無法完成車站或路局級消防設備管理、報警管理、安全防范管理及消防值班人員管理等功能, 也不能很好的對設備報警情況和工作狀態進行有效的監控。 消防設備的狀態及報警信息更多的是通過人工方式傳遞,信息化手段運用不充分,以至于大多數工作需要經過多個層級傳遞,信息共享效率較差,浪費大量時間后才能傳遞到最終的作業人員,信息傳遞過程中可能出現信息錯誤問題,導致工作效率偏低,難以更高效率的開展工作。

1.2 管理職責難以落實
目前, 路局及站段雖然都根據房建設備的分類和使用功能,制定了有關管理和巡檢辦法,要求對巡檢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安排專業檢修人員進行檢修。 但高鐵車站用房數量眾多、設置分散,日常工作中,不按規定開展消防巡查、報警故障
未及時處置、臺賬記錄不實等問題時有發生。 這種管理模式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要依靠巡檢人員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很難做到閉環跟蹤管理,進而達到保證正常安全運行的目的。
1.3 專業人員短缺
根據消防法規要求, 消防中控值班人員需持證上崗且不少于兩人值班。 高鐵車站內持有注冊消防工程師的專業人員更是屈指可數。 現有人員配備條件不能滿足,消防管理專業人員匱乏、監管手段落后,消防安全隱患難以根治。
2 建設需求
隨著我國高鐵建設進程不斷加快, 大量高鐵客站、 動車所、通信信號機房等高鐵建筑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車站設施復雜等實際情況增加了高鐵消防工作難度, 消防設施故障損壞、專業維護保養不到位、專業技術人員缺乏以及消防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對高鐵消防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高鐵旅客站房屬公共建筑中人員密集型場所,站房內不僅有與建筑相關的配
套系統,還有與行車安全相關的通信、信號設備,用電設備眾多且分散布置,配電系統復雜,防火要求高。 傳統的“人防”消防管理模式難以滿足高鐵消防安全需要,急需增加“物防”裝備、引進“技防”手段,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水平,創新管理工作模式,有效應對高鐵車站消防工作挑戰,確保安全,提高服務質量。
3 建設必要性
高速鐵路是一種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 環保性、 準時性、 快捷性和運載量大是其主要優點。 高鐵車站建筑人員密 集, 客流量大, 一旦發生火災將會造成嚴重的安全和經濟損失。 因此,加強車站消防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到高鐵車站日常消防工作中來,加強消防設施監管、落實單位消防職責、完善消防監督的工作方法,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確保高鐵車站正常運營,防止火災事故給人民生命及財產帶來損害,維護社會穩定和諧。

4 總體框架
“一個云中心,一個平臺,五大系統,二個保障體系”。
(1)一個云中心:信息資源大數據中心。 是基于感知設備采集數據、網絡傳輸數據,及分別面對鐵路專網、互聯網的數
據整合、共享、處理中心。
(2)一個平臺:高鐵車站公共消防安全智慧運維管理大數據云平臺。
(3)五大智能系統:智能遠程監控系統,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智能消防管理系統,智能應急處置系統,智能安全評估系統。
(4)二個保障體系:指鐵路政策法規標準與規范體系 ,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5 平臺子系統功能
5.1 智能遠程控制系統
遠程監控系統通過搭建消防物聯網監控平臺, 可監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運行狀態、報警和故障信息,還可監測消防
水池液位和消防供水壓力、防火門狀態等信息。 智能遠程監控系統通過對消防設施設備運行情況的,全方位監測,與消防管理系統相關聯, 當隱患及報警產生時系統自動啟動隱患分析系統,將分析后的結果分發給相關人員 ,及時處理 ,消除火災隱患,實現動態感知、智能研判、精準防控,使車站的消防工作實現信息化、智慧化。
5.2 智能視頻監控系統
車站既有視頻系統接入智能視頻監控系統, 與智能遠程監控系統聯動, 實現消防設備報警后系統自動調取相關視頻畫面,車站值班人員可立刻對報警信息進行判斷、處置。 對值班 室 和 巡 查 重 點 部 位 人 員 情 況 在 崗 和 巡 查 情 況 進 行 智 能 監控。 系統利用既有視頻監控設備,將畫面接入系統進行火災探測,能夠快速識別火焰和煙霧,及時在火災初期做出反應。
5.3 智能消防管理系統
智能消防管理系統能夠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水平, 提升消防物防、技防水平,創新消防管理工作模式 ,有效應對高鐵消防工作挑戰,實現消防管理無死角,確保高鐵消防安全。
系統通過手機 APP 客戶端每天向一線工作人員下達消防巡查任務,部署責任人員開展巡查 、隱患整改、消防維保等工作,并盯控和提示任務完成情況 ;巡查人員用 APP 掃碼自動記錄巡查軌跡,了解檢查要點、上傳隱患情況、記錄整改結果,實現任務自動下達、自動記錄,隱患整改全過程自動化跟蹤。
5.4 智能應急處置系統
系統實現火情處置無差錯。 將火災應急處置預案錄入系統,登記滅火救援、引導疏散等應急處置人員通信方式 ,預設
啟動應急處置程序指令信息;火災報警系統報警后,系統自動 調取相關區域監控視頻確認火情,并通過一鍵發送功能將“火災情況、發生地點、應急處置、工作分工”等指令信息發送到應急處置人員手機,啟動應急預案,指揮應急救援。
火災應急預案自動錄入系統。 火情發生時,自動調取相關區域監控視頻畫面,提供現場一手資料,經過火情研判后,可
實現一鍵發送功能,將火災現場情況、位置、處置方案等信息,分發至應急人員的手機 APP,其根據電子預案指令處置警情。應急人員在處置現場時,可以通過系統語音或視屏等方式,實時反應現場情況,并請求指導。
5.5 智能安全評估系統
系統自動收集匯總消防安全管理、 火災隱患情況和消防設備遠程監控等數據, 建立安全評估數據庫, 進行大數據分析,從時間、空間、事件(如消防物聯設備情況、消防人力配備情況、日常防火檢查情況、隱患處理情況)等多維度分析火災高發隱患點和高風險區域,及時下發整改隱患通知和風險預警。
實現風險管控無漏洞。 系統自動收集匯總消防安全管理、火災隱患情況和物聯網監控采集的消防設施狀態等數據 ,建立信息數據庫、進行大數據分析,及時分析消防管理、設備狀態、隱患整改等情況,查找管理漏洞,為制定相應措施提供科學依據。